AI浪潮驅動資料中心互連應用崛起,預估2025年全球市場產值年增14.3%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5年隨著生成式AI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應用,SK Telecom、Deutche Telekom等全球主要電信商陸續針對一般用戶推出代理式AI (Agentic AI) 服務。在電信商、CSP大廠持續建置資料中心的情況下,資料中心互連(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DCI)技術漸受關注,預估2025年產值將年增14.3%,突破400億美元。
TrendForce表示,DCI技術可連接兩個或多個資料中心,於短、中長距離範圍內進行高速資料傳輸,有助於降低資料中心龐大的AI資料運算負載。現階段主要由光通訊設備廠與美國、北歐、東南亞區域電信商合作,共同部署DCI場景驗證。其中以美國的Ciena最積極提供DCI服務,其合作的電信商Telia、e&和Arelion皆有採用Wavelength Logic6 Extreme方案。
Nokia則拓展DCI業務至沙烏地阿拉伯與越南等國家,在越南與當地主要電信商Viettel合作,採用PSE-6s光引擎,以Terabyte等級的速率進行多地、跨城市間資料中心傳輸,同時推動電信商旗下資料中心採用光收發模組方案,傳輸速率由400G往800G、1.6T升級。
TrendForce指出,隨著DCI產值逐年增長,將帶動800G、1.6T光收發模組等元件需求成長。全球DCI產業鏈部分,目前上游主要廠商多聚焦雷射光源元件、光調變器、光感測模組、雷射二極體元件、光纖纜線等開發與生產;中游則由光通訊交換器、光收發模組大廠組成,如Cisco、Nokia、中際旭創,再供貨至Ciena等DCI方案廠商。
DCI需求帶動台灣光通訊零組件廠穩定供貨
受惠Cisco、Nokia等光通訊廠對DCI方案的需求上升,加上主要電信商加速部署資料中心,進一步帶動台灣中游的光通訊零組件供貨,如波若威生產波長分波多工器,而上詮、華星光、眾達、前鼎等皆有提供光收發模組。目前高階光收發模組800G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相較之下,由於DCI場景仍在初期部署階段,對於1.6T光收發模組的需求仍在緩升階段,而DCI方案交換器部分,智邦、中磊與啟碁等網通大廠皆提供相關解決方案,以滿足美系電信商和CSP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