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4熱浪來襲,智慧型手機火辣辣

在iPhone 4帶頭衝刺下,預估2011年將是智慧型手機爆炸性成長的一年。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2.5億支,2011年爆衝成長為4億支,成長率高達60%;換言之,2011年每銷售4支手機時,就有超過1支是智慧型手機。到2015年時,每2支手機就有1支是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更將飆高到8億支的巨大規模與1,590億美元的市場總值。而隨著智慧 [...]

2010-09-15 謝雨珊

從減法商品探索電子書市場新生機

隨著電子書閱讀器售價不斷下降,元太的電子紙顯示器模組成本降幅不大情況下,勢必將從其他周邊功能予以省略、簡單化,才能達到其降價的目標。儘管電子書閱讀器與平板機均為平板式結構產品,由於其顯示技術包括電子紙、TFT-LCD與AMOLED等顯示技術,所造成的視覺體驗與其在重量上有所差異,因此前者即為純粹閱讀的單一功能,後者則是可支援多媒體功能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

中國LCoS技術的現在和未來

LCoS技術在21世紀曾經風靡一時,當時包括Intel、HP、Philips等在內的國際IT龍頭企業,都曾投下鉅資對此投入研發,中國國內不少電視整機企業也曾經深度參與。由於LCoS技術為整個電視產業面臨的難題-即如何生產便宜的大尺寸、高畫質電視機,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中國很多企業針對唯一一項核心器件未被國外企業壟斷的顯示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為推動國 [...]

從Google TV與Samsung App TV看智慧型連網電視新趨勢

智慧型連網電視(Smart TV)將不再只有網頁或視訊影音瀏覽等功能,還具有搜尋與執行應用程式等更多智慧化的軟體使用。隨著2011年開始Sharp、LGE與其他TV廠商的投入Smart TV的開發與生產,預估2011年Smart TV出貨量將上看2,562萬台。Google TV具備網頁瀏覽、搜尋引擎、書籤功能與Application Store等四大功能。 [...]

智慧電視時代下的台灣品牌新戰略

創新應用-以3D電視為載體,結合四網合一與雲端運算做結合創造出價值;創新平台-在3D TV搭載屬於台灣既有特色及文化的視頻,或著名旅遊景點及夜市小吃放置網路平台;創新通路-台灣TV品牌銷售到中國時,台商可考慮鴻海所布局的通路。台灣TV品牌融合三大創新的策略,讓台灣特色藉由TV所呈現的體驗內容,讓當地消費者也能身歷其境的感受到台灣所擁有的濃厚鄉土人情味,因此未 [...]

從日本Micromachine/MEMS展會揭露MEMS產業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

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預估2010年全球MEMS IC元件應用市場規模將近80億美元,台灣廠商積極搶占,尤以提供完整上中下游供應鏈為展會焦點。在各項消費性電子終端應用大量朝向「人機介面」、「體感應用」話題下,隨著技術發展,各項應用走向多功能及精緻化路線,未來MEMS應用將呈現大幅度的成長,未來每年成長率將大於15%。 [...]

聯發科、Qualcomm手機晶片龍頭之爭

聯發科與Qualcomm兩家手機晶片商,一家是手機晶片出貨量的霸主,另一家為技術領導廠商,兩者各有優缺點及競爭優勢。如今在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之下,即將在2011年於低階智慧型手機領域中短兵相接,這場龍頭之爭也將影響到整個手機產業的發展態勢,因此格外備受矚目。 聯發科與Qualcomm產品分布圖 [...]

物聯網時代,電信營運商之M2M服務發展剖析

隨著物聯網應用範圍的擴增,M2M應用對於2G、3G等蜂巢式網路技術的仰賴亦愈深。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預估2010年全球蜂巢式M2M模組出貨量將上看5,452萬套,年成長率高達48%。近8成的電信營運商選擇採用通道型營運模式,獲得M2M服務營收,較具市場規模的電信營運商或跨國電信集團,才會採取自營、共營或分營的方式切入。無論是服務項目拓展或跨領域應用開發,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庫存調整結束,2Q25全球智慧手機產量季增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智慧手機產量受季節性需求帶動,加乘Opp [...]

2Q25全球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年增19%,增程式電動車助益SiC機種普及

根據TrendForce最新《全球電動車逆變器市場數據》,2025年第二季受惠純電動車(B [...]

預估2025年iPhone 17系列出貨量小幅成長,Air引領產品線變革

Apple即將發表iPhone 17、iPhone 17 Air(暫名)、iPhone 1 [...]

國際大廠加速投入,預估2030年AR眼鏡出貨量達3,210萬台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近眼顯示市場趨勢與技術分析》報告,2025年隨著國際 [...]

2Q25晶圓代工營收季增14.6%創新高,TSMC市占達70%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因中國消費補貼引發的提前備貨效應,以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