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Fab-Lite的廠商總銷售量將約占整體半導體28%,這效益每年貢獻約41億美元的成長,比無晶圓廠年成長31億美元還多10億美元,未來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IDM釋單。第二季更將降到90%,屆時將產生微幅供過於求的現象。晶圓代工有技術、客戶關係及充分彈性的生產鏈等3個成功的關鍵。聯電要勝過GlobalFoundries就必須加速45nm導入量產的技術,預估G [...]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型手機功能創新與處理器性能提升之間的關係,並對TI、Qualcomm等IC廠商未來的市場格局做出預測。而在硬體、軟體、應用平台整合浪潮中,IC廠商在推出智慧型手機平台時應該如何採取針對性的策略,並對參與中國的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國際與兩岸IC廠商市場前景進行分析,對聯發科面臨的危機逐一闡述。 [...]
中國經濟成長率在2015年仍能維持在9~10%,每年平均PC成長率應能維持在20%,依照此推算,2014年中國有機會在PC銷售量超越美國。隨著中國消費型NB需求成長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且NB取代DT已是大勢所趨,聯想在NB及PC在中國的整體市占率將不再具有絕對優勢。雖然競爭激烈,但一~三級城市仍是PC重要的消費族群。 [...]
根據歷史法則,任何具有未來潛力的電子商品,銷售價格都需要下跌至消費大眾可以接受的價格點,當這個引爆點來臨時,才是這個商品真正的黃金成長時期。早期的PC、1990年代的手機、LCD TV都是遵循著這個不變的法則。智慧型手機在各家國際大廠,如聯發科、宏達電、Nokia、ST-Ericsson等,紛紛提出低價智慧型手機的解決方案構思下,可見不久的將來,低價智慧型手 [...]
IFA 2010的參展廠商從2009年1,164家廠商,成長到2010年1,423家廠商,年成長達22%。而展場面積更是從2009年的12萬1,000平方公尺,大幅躍升到2010年的13萬4,400平方公尺,展場面積成長了10%。消費性電子產品在IFA 2010著朝四大方向邁進,分別為薄型電視智慧化即將興起、眾消費性電子3D新品輩出、串流播放無疆界、Andr [...]
2010年4月以來一直持續緩慢下降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7、8月中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TV面板尤甚,跌價從10美元開始起跳,其中主力機種32吋與40/42吋跌價最多,分別跌了16~23美元。一般來說彩電運營的合理庫存在4~5周左右,然而目前中國彩電廠商最少都背負著60萬台的LCD TV庫存,有的甚至更多,這相當於2個月的庫存量。意味著即便不再採購,這部分 [...]
由於台灣面板產業帶動LED產業蓬勃發展,台灣擁有強大的LED上下供應鏈,也擁有全世界最密集的聚光型太陽能主要生產設備MOCVD,2010年面板背光的產能已供過於求,如何將聚光,太陽能電池市場擴大,將是LED相關上下游廠商的商業契機。2008年第四季全球景氣開始急轉直下,全球產業全面性大幅減產降低庫存水位,太陽能產業也無一倖免,但隨著地球暖化日益嚴重,各國政府 [...]
2011年開始採用2xnm MLC顆粒將單位價格降至接近目前Server級硬碟(1美元/GB),配合先進的ECC、Wear Leveling等技術延長使用壽命至Server級,可望大幅度提高SSD在Server市場使用率。由於與PC或NB用硬碟仍存在相當大的價格差異(1美元/GB<->0.1美元/GB),所以SSD在NB中的運用將仍然以2,000 [...]
© 2025 拓墣科技 及/或 集邦科技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