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戶外廣告看數位看板新趨勢

2011年全球數位戶外廣告市場規模以中國大陸與美國為最高,分別為18.4億美元與11.0億美元。而數位戶外廣告佔整體戶外廣告營收比重,大陸為最高36.0%,其次則為美國的19.0%。戶外數位看板的組織大都於2007~2008年間成立,目前以日本DSC、美國OAAA、英國OAA,以及全球最大的POPAI等組織最值得關注。近年來無論是面板廠商或數位看板廠商都積極 [...]

從「iPad」糾紛看中國大陸知識產權發展變化(電腦領域)

公開的專利顯示Apple正加快搶佔平板先機、阻擊Ultrabook,並開始在未來可能的互通互聯領域設置保護,以提高進入門檻。而從Apple近年專利申請態勢看,人機交互、作業系統、應用服務則布局較多。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從2010年碳纖維專利技術在華申請情況來看,兩岸申請廠商優勢明顯。Ultrabook市場如碳纖維技術領域興起,中國大陸作為熱點新興市 [...]

智慧電網發展之下,中國大陸電力計量晶片市場分析

中國大陸科技部在2012年5月4日公告表示,為加快推動能源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科技部組織編制了《智慧電網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智慧電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近年來受電力行業整體發展及全大陸性智慧電網建設等因素影響,智慧電表將成為儀器儀表產業中增長最為迅速的產品之一。在智慧電網建設的大環境中,大陸的智慧電表計量晶片廠商擁有巨大的市場優勢,大陸廠商雖 [...]

OGS再掀中國大陸觸控面板產業新革命

2011年的觸控面板因為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增長而「風光無限」,但因覬覦終端市場的比比皆是,終端廠商迫切需要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目前全球廠商聚焦的觸控技術主要有3種。這3種技術不論在性能、結構或是成本方面都各有利弊。目前大陸觸控面板廠商的研發重點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單玻璃解決方案上,而拓墣產業研究所(TRI)認為這一項技術的盛行,將引發大陸觸控面板產業巨大的 [...]

手錶進入智慧化時代—智慧手錶主要廠商布局與趨勢

2010年Steve Jobs於第六代iPod nano推出時,提到iPod nano只要配上錶帶即可變成一隻手錶概念後,更揭露智慧手錶未來的無限想像。從2011年起,有許多廠商採用Android或Linux設計出智慧手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含:WIMM Labs的WIMM One、Sony的SmartWatch MN2、Allerta的Pebble Wa [...]

半導體重要事件觀察與分析

扣除記憶體部份,Samsung邏輯晶片的營收已遠遠超過聯電與GlobalFoundries。在2013年Hynix可藉由無錫廠產能開出,與Samsung及Toshiba獨佔的NAND Flash市場一爭高下。記憶卡的確存在隱憂,但eMMC及SSD仍呈現需求大幅成長態勢。 2009~2012年半導體前三大廠商資 [...]

軟體商店的利基和策略

在智慧型手機出貨增溫下,使得手機下載服務備受矚目,其中應用程式商店(Application Store)就是智慧型手機大戰所延伸出來的另一場戰爭。目前以iPhone的App Store最為成功,而Google及Microsoft亦跟進推出Google Play與Marketplace。從手機設備業者到平台業者,甚至電信業者紛紛加入應用程式商店的戰局,不難發現 [...]

台灣車用動力鋰電池產業鏈與分析

台灣鋰電池產業鏈布局綿密,但仍有待加強的區域,材料、電池芯、模組台廠參與者皆眾多,但競爭力往往受制國外專利問題,其中以材料部分的正極材料為主要;而模組廠則偏好製造3C消費電子產品電池為主,並集中在手持裝置的部分。未來隨著手持裝置滲透率逐漸提高,市場逐漸飽和的狀況下,應加快腳步轉往更具備發展潛力的區域前進。而台灣工具機廠商亦有提供自動化設備給美、韓電池芯廠的實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庫存調整結束,2Q25全球智慧手機產量季增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智慧手機產量受季節性需求帶動,加乘Opp [...]

2Q25全球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年增19%,增程式電動車助益SiC機種普及

根據TrendForce最新《全球電動車逆變器市場數據》,2025年第二季受惠純電動車(B [...]

預估2025年iPhone 17系列出貨量小幅成長,Air引領產品線變革

Apple即將發表iPhone 17、iPhone 17 Air(暫名)、iPhone 1 [...]

國際大廠加速投入,預估2030年AR眼鏡出貨量達3,210萬台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近眼顯示市場趨勢與技術分析》報告,2025年隨著國際 [...]

2Q25晶圓代工營收季增14.6%創新高,TSMC市占達70%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因中國消費補貼引發的提前備貨效應,以及下 [...]